天文一詞, 大家一定不會佰生, 而可能大家都經常用天文這詞, 但天文又是甚麼呢? 可能一時很多人都不能說得清楚。 看一看古藉中的《漢書》的《藝文志》對『天文』一詞有其定義。 《藝文志》云: 『天文者, 序二十八宿, 步五星日月, 以紀吉凶之象。 聖王所以參政也。』。 由此可知, 在漢代及更早時, 研究天文的目的絕不是想理解自然, 而是要用星象來預測吉凶, 再用來提供給帝王們作為執政時的參考。 就好像澳大利亞政府如遇有一些重大的決策, 經常會聘請顧問公司或去大學找學者們作咨詢一樣。 現在的大學或研究院往往是政府政策的依據來源, 而大學及研究院本身則是一個國家的最優秀知識份子的集中地。 古時亦一樣, 以前在朝廷中掌握天文曆法的學者, 都是國家朝廷中的優秀知識份子, 亦是重要人物, 其建言絕對能影響一個國家的政策。 其他如埃及, 巴比倫及很多古文明朝廷中的執掌天文的學者都是國皇身邊的重要謀臣。
本派的風水祖師楊筠松, 他以前亦同樣是在唐朝的朝廷中任職。 及後來因為唐末的『黃巢之亂』, 全國飽受戰爭摧殘, 天下大亂, 因此他便避難而離京。亦因為如此, 風水之術, 方能由朝廷流入民間。
回到中華文明, 如果再追溯往前, 《周易 • 繫辭上》有云: 『天垂象, 見吉凶, 聖人象之。』。 因此可見, 在很久以前, 古人便認為天象與國家的吉凶是有一定的關係的。 有一些學者會認為古人愚昧, 震懾於大自然, 因此崇拜天象, 進而認為他們用天象來串連國家與社會吉凶。 筆者對這些想法很難苟同。筆者想指出的是, 古人將天象與國家吉凶連接起來, 絕對是觀測及統計的結果, 而絕不是單單因為古人對天象有崇拜。 因為古時的謀臣不像現在般幸福。 現在的顧問如果錯了, 最多是給取消合約罷了。 但古時的官員, 如果預測錯誤, 往往是要給殺死的。 《尚書•夏書》的《胤征》, 便引述了在夏朝時, 負責管理天文的羲和因為醉酒而不能準確預測日蝕, 而給殺了。 所以如果一些沒有真材實料的人想在朝廷中混飯吃, 真是以生命作賭注。 由此可見天象與社會存在關係的這一件事, 絕對是必需要經得起考驗, 而古書亦有很多天文現象與社會的預測。 以前古人多用天文來預測國家運程, 後來發展成預測個人命運, 而天文更影響了術數的發展。